歡迎進入上海康比利儀表有限公司官網 英文站
行業資訊
科普光電編碼器
光電編碼器,是一種通過光電轉換將輸出軸上的機械幾何位移量轉換成脈沖或數字量的傳感器。這是目前應用多的傳感器,光電編碼器是由光源、光碼盤和光敏元件組成。光柵盤是在一定直徑的圓板上等分地開通若干個長方形孔。由于光電碼盤與電動機同軸,電動機旋轉時,光柵盤與電動機同速旋轉,經發光二極管等電子元件組成的檢測裝置檢測輸出若干脈沖信號,通過計算每秒光電編碼器輸出脈沖的個數就能反映當前電動機的轉速。此外,為判斷旋轉方向,碼盤還可提供相位相差90o的兩路脈沖信號。康比利帶大家具體了解什么是光電編碼器。
光電編碼器是利用光柵衍射原理實現位移-數字變換,通過光電轉換,將輸出軸上的機械幾何位移量轉換成脈沖數字量的傳感器。
常見的光電編碼器由光柵盤,發光元件和光敏元件組成。光柵實際上是一個刻有規則透光和不透光線條的圓盤,光敏元件接收的光通量隨透光線條同步變化,光敏元件輸出波形經整形后,變為脈沖信號,每轉一圈,輸出一個脈沖。根據脈沖的變化,可以精確測量和控制設備位移量。
增量式編碼器是直接利用光電轉換原理輸出三組方波脈沖A、B和Z相;A、B兩組脈沖相位差90o,從而可方便地判斷出旋轉方向,而Z相為每轉一個脈沖,用于基準點定位。它的優點是原理構造簡單,機械平均壽命可在幾萬小時以上,抗干擾能力強,可靠性高,適合于長距離傳輸。其缺點是無法輸出軸轉動的位置信息。
以上是康比利帶來的分享,更多詳情請咨詢上海康比利儀表有限公司官網。
- 上一個:光電編碼器是怎么分類的?
- 下一個:儀表的存放方法及使用保養